top of page

桃園7水資中心變綠電工廠!年發電221萬度供6500戶使用

  • reinhold
  • 2024年12月3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桃園市政府升格後積極布建污水處理廠,目前已有7座水資源回收中心,水務局利用餘裕空間設置太陽能板發展綠電,今年度總發電量達221萬9368度,除可供6566戶用1個月,還能減少約1096噸碳排放量,落實永續能源目標,明年龜山水資中心的增建厭氧處理系統及沼氣發電機組也能上線,將再增500萬度,發揮以廢轉能效益。

桃園市政府表示,桃園邁向淨零碳排的三大重點策略包含「產業轉型」、「實現綠色運輸政策」、「再生能源與節能」,目前已於龜山、大溪、楊梅、石門、文青水園、桃園北區及中壢等7座水資源回收中心,在不影響廠區操作維護及處理功能下,充分利用污水處理設施餘裕空間加設太陽能板,引進太陽光能發電。

根據實際發電數據顯示,今年度總發電量約221萬9368度,以石門66萬835度最多、龜山59萬6516度次之、接下來依序是楊梅56萬1711度、大溪34萬5838度、中壢3萬7033度、文青水園1萬6074度、桃園北區1361度。以經濟部能源署公布2023年度電力排碳係數換算,減碳量約1096.368噸。另以經濟部公布2023年家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338度來評估,約可提供6566戶的家庭用電。

桃園市政府指出,水資源回收中心於既有設施及建物上加設太陽能板,不會占用土地資源,也不會破壞建築物結構,不僅可以用來發電,還可幫建物降溫,節省開冷氣的電費支出,遇有大雨來襲時,也可減緩雨水對於建物衝擊。

除此之外,生活污水經由水資源回收中心淨化處理後,可回收用於街道澆灌、廁所沖洗、工地抑制揚塵等用水,間接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,降低石門水庫的供水壓力,藉由水資源回收兼具太陽能發電,實踐資源循環附加價值,創造能源更大效益。

除結合太陽能發電外,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規畫增建厭氧處理系統及沼氣發電機組(400Kw/h),目前已接近完工階段,預計明年可投入綠電行列,每年沼氣發電量為500萬度,並減少25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,發揮以廢轉能的減碳效益,邁向「淨零碳排」的政策目標。



資料來源:2024/12/16 12:14 中國時報

 
 
 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
您好

巨光能源提供企業或個人詳盡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模擬與效益分析,幫助您活化空間並創造額外收益,有任何太陽能相關問題,歡迎與我們聯絡。

​Zowie Lin

02-89137556
zowie@enneasolar.com

我是巨光能源科技諮詢窗口

Ken.png

訊息已發送成功,我們將儘速與您聯繫。

巨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

太陽光電發電系統:屋頂承租、設計規劃、工法設計、裝設工程、完工效能評估
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5515F-9 |電話:02-89137556

© 2020 by Ennea Solar Energy LLC.

bottom of page